(武传青年传媒中心讯/文 孔令栋 谢梦娇 梁琪玮 李曦怡 刘思杰 马可清)百舸争流,俊才遄飞。12月23日18时30分,武汉传媒学院第五届“聚光灯”年度颁奖盛典在凤凰演播厅举行。来自电影与电视学院共三支团队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他们踏足祖国之南北,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徽文化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物质精神财富。徽州底蕴深厚,徽学、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有这样的一个团队,他们在暑期来到安徽黄山,通过实地的勘景与走访,了解安徽当地笔墨纸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将制作这些文化传承符号的过程拍摄记录下来,将安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给更多的年轻一代,他们就是【镜头下的中国之徽韵团队】。
记者: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你认为徽文化在这其中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它有哪些精神价值内涵可以供现在的青年们去学习呢?
王少昊:徽州文化讲究儒雅,像是静谧的儒士,安安静静地向你诉说它的故事,中国古风有墨的特色都属于徽州这个范畴之内。徽州文化对当代年轻人更多的启示是让年轻一代的人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事,学会沉心静气。
记者:国家近些年在强调“工匠精神”,你在对非遗传承人拍摄采访的同时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这对于你的选题有哪些更好的帮助?
王少昊: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匠人的精神,对待事情一丝不苟、专注坚定的态度。他们的品质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年轻人去学习的,我们身上就非常缺少这样的品质。这对于选题的帮助在于能够在展现徽州文化的同时,让年轻的一代人学习到匠人精神,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记者:谈谈你对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你认为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拍摄出的成片,透过镜头你最想表现出什么?
王少昊:我对徽州文化认识是:淡雅文静,很有诗书气。徽商讲究诚信,徽州风景静谧闲适。徽州文化的核心为静、雅、诚。
我们通过拍摄镜头最想表达的是:“让更多代的年轻人了解徽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希望广大年轻人去了解、关注它。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对徽文化的传承事业中去,不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后继无人,在我们这一代当中断了代。”
徽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徽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我们当代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代表,理应去热爱我们的文化,并积极为包括徽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做出伟大贡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弘扬徽韵,千年传承。
2019年夏,上海市未雨绸缪。针对当今城市垃圾分类问题,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指导。来自电影与电视学院的【关于湖北、山东两地基层垃圾处理模式调研团队】,于细微之处节约,于点滴之处环保。凭借持之以恒的毅力,青春的斗志深入基层展开了相关实践工作。
记者:你认为实行垃圾分类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实施垃圾分类最为关键的一环是什么?
刘金涛:垃圾分类是目前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垃圾的资源利用,减少垃圾的处置量,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简单来说垃圾分类的核心就是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运用资源。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其实是环卫部门对于已分类好垃圾的最终处理,正确合适的方法才能使得我们的垃圾分类最终产生效益。
记者:尽管当下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但调动群众参与、形成共识是推动垃圾分类最艰巨的任务,你认为可以怎样更好地去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除了法律法规约束之外,还需要什么?
刘金涛:垃圾分类要从思想上增强,也就是说只有群众的分类意识达到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才能使垃圾分类工作持续下去。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的方法就是加强宣传,我们所做的工作,本质上就是通过不断地宣传来培养大家的意识和习惯。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借鉴一些欧美国家的做法,比如垃圾积分制,通过积分换取相应的生活物资,鼓励人们分类垃圾。目前国内有个别地方也在尝试这种方法,但是由于它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带来的消费惰性,以及一系列的利益链条,还需要依靠有关部门的积极尝试,去寻找更好的办法。
记者:是什么想法促使你去做一个关于垃圾处理模式的调研?在你看来实施垃圾分类后,山东临沂、新泰两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刘金涛:我们做垃圾处理模式调研的初衷就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提出建议,帮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并向大家宣传垃圾处理的知识。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还没有展开,所以也没有变化一说。但是各地政府都有采用各种方式来处理好自己的城镇垃圾,使得居民的生活一直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对于这个团队而言,他们深入研究的点点滴滴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于细微之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美丽中国。”这是党的指导,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风雨七十年,峥嵘七十载。祖国诞辰七十年来,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值祖国建立七十周年,来自电影与电视学院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城市发展团队】走进了济南市,用镜头见证了祖国的发展。
记者:本次活动选择自己的家乡为时间目的地,一个人一座城,你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怎么理解?
蔡森:首先,我感觉这座城市要有可以让你挂念的人,比如我的父母就居住在济南,对于我来说,我是独生子女,走到哪里都想起我的父母,从而想回到这个城市。而且无论何时,这座城市永远都有等着你的人,这会让你感到温暖和放松,我觉得这就是归属感。其次,选择济南作为目的地,也是因为对于济南,我比较了解,深刻知道它发生了哪 些具体的变化。
记者: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济南,你的家乡。有哪些“新”的认识?
蔡森:其实济南有很多民俗文化,比如山东快书。之前有担心这些民俗文化被遗忘,但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发现,济南也在大力发展着这些民俗文化,比如打造曲水亭民俗文化街,其实济南一直在将传统与现代进行融合,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接触民俗文化。
记者:国家的发展变化也带动了百姓的发展变化,以人民老百姓为出发点,说说济南的市民有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蔡森:济南市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现在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机动车礼让行人已经成了车主的习惯,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一上车司机师傅就会主动向你问好,这些方方面面都已经成了济南人自然而然表达出来的礼仪,所以感觉市民素质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有太多数不完的变化与数不清的美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使中国这艘东方巨轮,乘风破浪、稳中有进!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而言,在享受着幸福生活之余,更要学会铭记与感恩,并将这种美好传承下去,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