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丨第二十二期 提高警惕,远离诈骗

时间:2025-01-17来源:新京报、巴州公安局反诈中心、海员科技网、恩阳公安

2024年12月24日,王星在某演员接戏群收到组讯,添加演员统筹“颜十六”微信并视频试戏成功后,前往泰国进组。2025年1月3日凌晨入境泰国,随后乘车前往达府湄索县,11时左右,其失去联系。之后被带入缅甸,进入缅甸后,他被迫接受了2到3天的诈骗培训,培训内容以文字诈骗为主。1月5日,其女友发文求助,此事引起广泛关注。1月7日,泰国达府警方确认已找到王星。1月8日,泰国警方确认王星为人口贩运受害者。1月11日凌晨,王星顺利回国。次日,王星和女友嘉嘉于新浪微博发布了一封致谢函,对网友们给予他的关注与帮助表达了感激。至此,这起牵动无数人心弦的意外事件总算落下帷幕。

一、电信诈骗阴霾下的剖析

演员被诈骗案件绝非个例,其背后反映出的是东南亚地区电信诈骗的猖獗态势。2023年9月,被骗至缅甸诈骗园一年多的中科院博士张先生向媒体展示了两份从缅甸诈骗团伙手中获得的材料,里面详细列举了硬件设备理解、个人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的要求。张先生说:“诈骗分子也每天不断学习新知识,包括国内宣传的反诈内容,他们都会看,会针对性进行改进。”技术在发展,诈骗分子们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据公安部2021年数据统计,从受害群体学历看,百万元以上重大案件中高学历被骗人群不在少数,“211女硕士遭遇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等新闻频上热搜。根据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联合国家反诈中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制作发布的《海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共有八类常见的海外高发案件类型。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诈骗类型中,演员被诈骗的遭遇就属于“海外高薪招聘”类。

虽然难以确定缅甸诈骗确切始于哪一年,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交流增多,其呈现愈发猖獗的趋势。我国自2023年起,便对东南亚电信诈骗展开了大规模的打击行动。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5.3万余名,成功摧毁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彻底铲除了邻近中国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

在强力打击震慑下,缅北地区果敢、佤邦、掸邦第四特区的电诈集团开始向缅内陆、泰缅边境等纵深地区转移。妙瓦底位于缅甸东部克伦邦,地处缅泰两国边境,近期多起案件的受害人都被绑架至了该地。为什么是妙瓦底?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简琨益解释,相比缅北,妙瓦底交通网络更加发达,军事实力更强,犯罪园区规模更大、管理更严密。其次,妙瓦底的武装力量国际背景复杂,与东南亚修佛犯罪组织都有勾结。而且妙瓦底离我国边境较远,打击犯罪营救受害者困难重重。

二、“诈骗地狱”--缅北

缅甸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部分地区局势动荡,武装冲突不断,政府控制力薄弱,更是为诈骗集团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在其东南部的克伦邦妙瓦底镇,有一处臭名昭著的所在 ——KK 园区,又被称作 AA 园区,地理位置特殊,与泰国仅一河之隔,三面环水,唯一的陆路向北延伸,直通缅北。妙瓦底镇处于 “三不管” 地带,当地警方隶属于克伦民族联盟,而该联盟领导的克伦民族解放军属于叛军性质,这使得 KK 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当地军方的庇护,愈发肆无忌惮。园区内部,实行着严苛的军事化管理,等级制度森严,惩罚手段更是残忍至极,工作出错或违反规定,轻的毒打、灌辣椒水,重的关地牢、上电刑。要是没了利用价值,器官会被摘取变卖。在这样的绝境下,有人反抗,有人试图逃跑,可园区的安保如铜墙铁壁。四米高的围墙之上电网密布,几十名保安荷枪实弹,24 小时不间断巡逻,园区中心的瞭望塔高耸,夜晚探照灯将每个角落照得透亮,还有几十只凶狠狼狗随时待命。即便有人侥幸逃出园区,外面的世界同样危机四伏,与泰国接壤,一旦越境就可能被遣返,周边军事武装林立,当地政府无力监管,手无寸铁之人极易惨遭虐杀。

三、诈骗套路和常用手段

1.虚假招聘,高薪诱饵。

通常,缅北诈骗窝点大量发布“赴缅打工”的招募信息:不看学历,不看年龄,不需要工作经验。只要来缅甸,月入几万不是梦。

2.露出獠牙,逼迫诈骗。

诈骗窝点把受害人骗到缅甸后,诈骗犯们就露出了獠牙:他们会没收手机,强迫受害者从事杀猪盘、裸聊、投资理财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3.丧失理智,诈骗亲友。

部分受害人会根据缅北诈骗窝点人员指示,以虚假高额工资招工为诱饵,先行垫付机票,诈骗亲友进入云南边境偷渡缅甸,让亲友陷入新的泥潭。

4.暗无天日,回国无门。

如果受害人胆敢反抗,抽鞭子、关水牢、一天只给一顿饭,总有一款适合你。那些被骗到缅北的女性则更为悲惨:她们通常会被犯罪分子强迫卖淫,陷入深不见底的魔窟。

四、防范电信诈骗的应对措施

1.谨慎对待信息,识别虚假宣传。

对“高薪工作,月入数万,轻松致富”、“边玩边赚钱”这类招聘广告保持高度警惕。此类宣传违背常理,背后往往藏着陷阱。比如承诺无需经验技能就能获高薪,实则是诱骗人们从事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

2.求职保持警惕,选择正规平台。

求职优先选正规、有信誉的招聘平台或企业官网。正规平台对企业资质审核严格,能减少诈骗风险。对只通过微信、QQ 联系,不使用正规招聘流程的要格外小心。

3.交友提高警觉。

网络交友时,对主动提及能在国外提供赚钱机会的人,无论关系多亲密都要保持警惕。诈骗分子常伪装成知心朋友,获取信任后实施诱骗。

4.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随意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定期清理社交媒体上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的内容,如家庭住址、出行计划等。

5.注意网络行为规范。

不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不明软件,以防进入钓鱼网站或下载恶意软件。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或个人隐私的话题时,更要谨慎。对于网络上的各种抽奖、问卷调查、免费赠送等活动,要仔细甄别其真实性,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泄露个人信息。

6.提高安全意识和警惕性。

关注媒体报道、警方发布的反诈信息以及国家反诈中心的宣传内容,熟悉网络交友诈骗、兼职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及其特点,提高识别能力。遇到看似诱人的机会或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贪婪、恐惧、同情心等情绪左右。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要求,多与家人、朋友商量,或咨询专业人士。


来源:新京报、巴州公安局反诈中心、海员科技网、恩阳公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0武汉传媒学院  鄂ICP备14006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