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关乎其价值观的形成、思想的健康发展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在信息时代,各种思潮和观念相互碰撞,西方敌对势力试图通过文化渗透、网络传播等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宣扬不良价值观和政治观点。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若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可能导致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甚至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因此,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常见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1.网络不良信息影响
西方文化渗透:通过社交媒体、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渠道,传播西方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以及宣扬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削弱其对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这些信息可能误导大学生的认知,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同时也会干扰正常的舆论秩序,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极端思想传播: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极端思想在网络上有一定的传播渠道,它们以蛊惑人心的言论吸引部分大学生的关注,试图诱导他们参与非法活动,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校园周边环境影响
不良商业宣传:校园周边的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张贴、散发含有低俗、暴力、迷信等内容的广告宣传品,或者举办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商业活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非法宗教活动渗透:个别不法分子在校园周边拉拢学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向他们传播宗教极端思想,试图在校园内发展信徒,破坏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信仰自由和身心健康。
3.学术交流中的风险
西方学术霸权影响:在部分学术领域,西方学术观点和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一些西方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可能夹杂着意识形态偏见,通过学术交流、学术著作等方式向我国大学生灌输西方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影响他们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方向。
学术不端行为引发的思想误导: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不仅破坏学术诚信,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学术观点和结论在学生中传播,使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意识形态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课程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通过主题班会、讲座、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提升网络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
网络安全教育:开设网络安全和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或讲座,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识别网络陷阱和不良信息,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和价值取向,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提高对不良意识形态的抵御能力。
3.规范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交流活动
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科技创新活动等,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加强学术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学术规范制度,加强对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西方学术霸权和不良学术思想的渗透,倡导学术诚信,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
四、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方法
1.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建立监测机制:学校应建立意识形态安全监测机制,通过辅导员、学生干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网络言论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鼓励学生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工作,发现身边同学有受到不良意识形态影响的迹象,如传播极端思想、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等,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引导。
2.正确引导和教育
个性化教育:对于受到不良意识形态影响的学生,要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了解其思想根源和受影响的过程,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纠正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面宣传和榜样示范:利用正面的宣传资料、先进人物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弘扬正能量,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3.依法处理违规行为
依据法律法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传播极端思想、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等严重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维护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